| 最近兩年,中國的農村成為了拯救經濟的救世主,所有的產品都“下鄉(xiāng)”,而面對正在火熱的三網融合來說,農村也應該是非常的試驗田和突破口,“農村包圍城市”的發(fā)展戰(zhàn)略正在變成現實。
根據CNNIC最新公布的《2009年中國農村互聯網發(fā)展狀況調查報告》,截至2009年底,我國農村網民達到10681萬人,年增長2220萬人,年增長率26.3%。僅就數據來看,農村的通信發(fā)展很迅速,但如果與城市相應數據對比,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互聯網在城鎮(zhèn)的普及率是44.6%,在農村僅為15%。發(fā)展農村通信任重而道遠。
另外,報告顯示,農村手機上網用戶約為7189萬人,與2008年相比增長3000多萬,年增長率79.3%,遠高于農村網民的整體增幅。農村網民使用臺式機作為上網終端的比例下滑至68%,而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增長了近20個百分點,使用率達67.3%,與之相比,在2.77億城鎮(zhèn)網民中,城鎮(zhèn)手機上網用戶1.6億人,使用率為57.5%。
由此,我們會發(fā)現,相對硬件門檻與學習門檻較低手機正在成為農村用戶互聯網暢游的主要手段,而受限于運營商在農村地區(qū)的寬帶普及步伐及電腦入門門檻阻礙,農村電腦-全球品牌網-上網還需加大努力。對于運營商來說,爭論許久的3G該從何處開始的問題應該有了比較清晰的答案,除了所謂的數據應用客戶的新潮高端,通常意義上的農村低端客戶也許真的是3G第一批會大量吃螃蟹的人。
調查數據表明,在網上購物、網上支付這兩種典型的商務應用中,城鎮(zhèn)使用率分別為31.7%、27.7%,而農村使用率僅為17.6%、15.1%。分析起來很簡單,網絡購物需要便捷完善的物流支撐,不要說廣大農村地區(qū),就是大多數二三級城市都只能依靠郵政系統(tǒng)來實現,物流瓶頸問題不解決,農村的電子商務只能是夢。
總結起來,這幾年的農村通信發(fā)展還是很快,但運營商在農村的基礎網絡建設上的投入仍有待加強,不管是內容應用還是配套的物流體系都成為限制農村互聯網發(fā)展的關鍵制約因素。 |